-
脑电图机用于记录大脑生物电活动,辅助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操作前,先将患者安置在安静、舒适的检查床上,保持放松状态。准备好电极、导电膏等配件,用酒精棉球清洁患者头皮,去除油脂和污垢,以降低皮肤电阻,提高信号采集质量。根据国际标准的 10 - 20 系统电极放置法,将电极准确放置在患者头皮相应位置,并用导电膏填充电极与头皮之间的间隙,确保电极与头皮紧密接触。连接好电极与脑电图机的导联线,避免导联线缠绕、
-
输液泵常用于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剂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使用前,先检查输液泵的性能是否正常,电源连接是否稳固。准备好输液所需的药品和输液器,将输液器正确安装在输液泵上,确保输液管卡入相应的卡槽,避免扭曲或受压。打开输液器的调节器,排出输液管内的空气,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形成空气栓塞。将输液泵固定在输液架上,高度适中,便于操作和观察。设置输液参数,包括输液总量、输液速度、是否需要报警等,这些参数需严格按
-
手术无影灯是手术室中至关重要的照明设备,为手术操作提供无阴影、高亮度的照明环境,确保医生能清晰观察手术部位。在手术开始前,首先要检查无影灯的外观是否有损坏,各关节活动是否灵活,灯泡是否正常。接通电源后,打开开关,调节亮度旋钮,将亮度调整至合适范围,一般手术需要的亮度在 30000 - 120000 勒克斯之间。通过调节灯臂的关节,可以改变无影灯的照射角度和位置,使光线准确聚焦在手术区域。在调节过程
-
听诊器在临床体格检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常用于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听诊。使用时,先将听诊器耳塞以与外耳道生理弯曲一致的方向,轻柔且准确地塞入外耳道,确保佩戴舒适,同时有效隔绝外界噪音,保证声音传导的高效性。根据听诊部位和目标声音的频率特性,合理选择听头。钟型听头因其结构特点,更适宜捕捉低频声音,如二尖瓣狭窄时所产生的典型隆隆样舒张期杂音;而膜型听头则对高频声音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常用于听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血压计主要有电子血压计和传统水银血压计。水银血压计基于柯氏音法测量血压,使用前需严格检查水银柱是否准确归零,同时仔细查看橡胶管和气囊有无破损、老化、漏气等情况,这些因素均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测量时,让被测量者采取坐位或卧位,充分暴露上臂,将袖带平整且均匀地缠绕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 2 - 3 厘米,以能够轻松插入一指的松紧度为宜,确保袖带与上臂紧密贴合且不影响血液循环。将听诊器胸件准确放置
-
体温计作为临床及家庭常用的体温测量工具,主要分为玻璃体温计与电子体温计。玻璃体温计利用水银热胀冷缩原理,测量前,需持其尾端(远离水银储液端),以腕关节为支点,运用快速且有力的甩动动作,使水银柱降至 35℃刻度线以下。甩动过程需留意周围环境,防止碰撞导致体温计损坏。测量时,将体温计的水银端置于腋窝深处,嘱咐被测者夹紧上臂,确保体温计与皮肤紧密贴合,形成良好的热传导通路,测量时长通常设定为 5 - 1
-
制氧机的主要作用是为那些需要吸氧的患者提供必要的氧气支持,帮助患者改善呼吸状况、缓解缺氧症状。在使用制氧机之前,必须全面检查制氧机各部件的连接是否正确,确保各个管路连接紧密,无松动、脱落现象。同时,在湿化瓶内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一般来说,蒸馏水的量不要超过瓶体的 2/3,适量的蒸馏水能够对输出的氧气进行湿润,避免患者呼吸道过于干燥。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接通电源,打开制氧机开关,此时制氧机开始运行,接
-
雾化器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方面应用广泛,像哮喘、咳嗽等常见呼吸道病症,常常会借助雾化器进行治疗。在使用雾化器之前,首要任务是将雾化器的各个部件仔细清洗干净,去除可能残留的杂质和细菌,清洗完毕后,要将其充分晾干,防止水分残留影响后续使用。接着,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指示,将雾化器正确组装好,确保各个部件连接紧密、安装无误。然后,将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的药物准确无误地加入雾化杯,这一步要特别留意药物剂量和种
-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仪无疑是日常监测血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使用的正确性直接关联到血糖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在使用血糖仪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洗手,确保双手的清洁干燥,这不仅能防止细菌污染试纸和采血部位,还能保证测量结果不受外界杂质干扰。接着,从试纸盒中取出试纸,这一步务必格外小心,注意所取试纸需与正在使用的血糖仪型号完全匹配,否则会导致测量错误。将试纸准确无误地插入血糖仪后
-
电子血压计作为家庭中极为常用的健康监测设备,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乎我们对自身血压状况的判断,因此正确使用显得尤为关键。在使用电子血压计之前,务必先让身体得到充分放松,安静地休息 5 - 10 分钟。这期间,要避免一切可能影响血压波动的因素,诸如情绪激动,无论是因喜悦、愤怒还是焦虑等情绪引发的激动状态;也要杜绝剧烈运动,像跑步、跳绳这类高强度运动后,血压会处于不稳定状态;同时,饮用咖啡、浓茶等含
-
在面对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时,心肺复苏(CPR)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救命技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却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尤其是在按压位置的选择上。不少人认为,只要在胸部进行按压,就能对患者起到帮助作用,于是盲目地在胸部随意按压,却没有找准最为关键的正确位置。心肺复苏的正确按压位置是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这个位置的选择是经过医学专家反复研究和实践验证的,只有在这个位置进行按压,才
-
发烧洗澡会加重病情”,这一观念在很多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以至于发烧时,大家都对洗澡避之不及。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在体温 38.5℃以下时,洗温水澡反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物理降温方式。当温热的水接触皮肤,就像是给皮肤的血管下达了 “扩张” 的指令,血管迅速扩张,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血液在身体里快速流动,就像一辆辆运输热量的 “小卡车”,将体内的热量带到体表,促进身体散热,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不过,
-
在日常的运动、行走或者一些意外碰撞中,扭伤也是经常会遇到的状况。当我们不小心扭伤脚踝、手腕等部位时,受伤部位会迅速传来疼痛和不适感,紧接着可能就会出现肿胀。此时,不少人会凭借直觉,认为马上进行热敷,利用热传递的原理促进血液循环,就能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让受伤部位尽快恢复。然而,这种做法大错特错。在扭伤初期,也就是受伤后的短时间内,受伤部位的软组织会因为外力的冲击而发生破裂出血,同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
-
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意外场景中,烫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当滚烫的热水、热油等不慎接触到皮肤,那一瞬间的剧痛让人难以忍受。这时,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应对方法便是在伤处涂抹牙膏。他们觉得牙膏凉凉的,既能快速缓解疼痛,又能对烫伤起到治疗作用,仿佛牙膏是家中的万能应急 “良药”。但事实上,这完全是一种错误认知。从医学原理来讲,牙膏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洁净剂、湿润剂、胶粘剂和芳香剂等,这些成分并没有任何针对烫
-
流鼻血是生活中常见的小状况,而 “流鼻血仰头止血” 这种错误做法更是屡见不鲜。当我们仰头时,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可能引发一系列危险。鼻腔内的血液会顺着鼻腔后部倒流,进入口腔,更可怕的是,血液还有可能流入气管。一旦血液误吸,气管就像遭遇了 “不速之客”,极易引发剧烈呛咳。在严重情况下,气管被血液堵塞,就会导致窒息,这可是分分钟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那么,正确的止血方法是什么呢?首先,身体要微微前倾,头部略
-
在民间,“感冒捂汗能快速康复” 的说法广为流传,很多人一旦感冒,就会把自己裹在厚厚的被子里,妄图通过捂汗把感冒 “逼” 走。然而,这一做法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感冒时,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失调,身体的散热和产热机制紊乱。在体温上升阶段,盲目捂汗就如同给发热的身体再加上一层 “枷锁”,体表散热严重受阻,体温会像失控的火箭一样急剧升高。对于儿童而言,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体温的调节能力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