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是一个充满内容物的球状物。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构成。成人的眼球直径约为24毫米。
最外面的一层叫纤维膜,很结实。它由角膜和巩膜两部分组成。前面透明的叫角膜,后面瓷白色的是巩膜。角膜完全透明,形状就像手表的表玻璃一样,周边部分嵌入巩膜内。角膜、巩膜结构坚韧致密,起到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球内部组织的作用;透明的角膜还是光线进入眼球的最前线.位于眼球前极中央,略向前凸,为透明的横椭圆形组织。横径约11.5mm-12mm,垂直径约10.5mm-11mm。角膜的曲率半径,前表面约为7.8mm,后表面约为6.8mm。角膜的厚度,中央部约0.5mm-0.55mm,周边约1mm。巩膜占眼球后部约4/5,乳白色,不透明,用来保护眼球内部结构。巩膜前方接角膜,交界处有环状的巩膜静脉窦,是眼房水流出的通道,起着调节眼压的作用。巩膜的后腹侧,视神经纤维穿出的部位有巩膜筛板,抵抗力较弱,易受眼压升高的影响而形成特殊的杯状凹陷,临床上称之为青光眼环。
眼球的第二层球壁是色素膜,也叫葡萄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丰富的血管有营养眼球的作用,大量的色素能阻止瞳孔区以外的光线进入眼球。色素膜由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组成。虹膜在前,呈圆盘状,中间有个直径3~4毫米的瞳孔,可根据光线的强弱进行调节: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开大。它的作用好似照相机的光圈一样。睫状体内有睫状肌,通过悬韧带与晶状体相连,睫状肌经悬韧带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大量的色素能阻止瞳孔区以外的光线进入眼球,作用就好比照相机的暗箱。眼球的最内层是视网膜,它是一层透明的薄膜,像照相机里的胶卷一样有感光作用。视网膜有两种视细胞:一种是锥体细胞,能感受强光,并能辨别颜色;另一种是杆体细胞,能感受弱光。眼底后极部还有一个直径1.5毫米的区域叫黄斑。黄斑部只有锥体细胞,这里是视觉最敏锐的地方。视网膜上有一亿多个感光细胞,感光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生光化学反应,转变为神经冲动,传入大脑视中枢,经高级中枢的综合分析等复杂过程才产生视觉。根据物体的色彩和明暗,每个视细胞发出不同的光电信号,人们看到的任何景物都是由这一亿多个视细胞的光电信号组成的图像。眼球内容物从前到后为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是透明、无血管,有一定的屈光指数,它们和角膜共同组成眼球的屈光间质,能够保证光线的透过和屈折。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充满了眼球腔,有维持眼压、支撑眼球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
晶状体是一个双面凸的、富有弹性的凸透镜。晶状体的凸度是可变的:看远方物体时,晶状体呈扁平状,这时折光力弱些,远方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加大,折光力大大加强,所以近处的细小物体都可看清。医学上把这种自动改变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仍能在视网膜上成焦的作用称为调节作用。这种功能是由大脑的调节中枢控制着睫状肌来完成的,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悬韧带的松弛,晶状体因自身弹性而变凸。晶状体的调节作用完全是自动的,在一瞬间就可完成极准确的镜头对光,这是任何高级照相机的镜头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