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心肺复苏培训的必要性
一、疾病概况
1、中国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2001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
2、中国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200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3、心脏病死亡率的构成
4、心脏猝死
·每年中国有近百万人死于心脏病,心脏骤停是人类头号杀手[北京晚报,2003年9月29日]
·喀麦隆足球运动员维维安·福[2003午6月27日]
5、与心脏骤停有关的其他疾病:[2001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
6、对各种死因的急救评估及干预
二、心肺复苏
1、目标:挽救生命,恢复健康,解除病痛和减少伤残。对于心肺复苏,一个特殊的目标是逆转临床死亡
2、代急救医学的理念更突出于在院外、在社区进行抢救
3、提供救命的基本生命支持,应是公众和社区的一种责任
4、生存链
5、早期开始救治可大大提高存活率——时间就是生命
6、心脏骤停的存活率
√到达现场时间对存活率的影响
√国外调查,各种设施完备的大城市中抢救存活率不足5%,条件有限的小城市救活成功率达15%至35%。可能与小城市救护车容易到达有关。
√早期除颤提高存活率
◆心脏骤停中约85%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VF)
◆室颤在几分钟内就可能转为心博停止
◆治疗室颤最有效办法是电除颤
◆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7-10%
※1分钟内除颤的存活率可高达90%
※若除颤延迟5分钟,存活率降至50%左右
※延迟7分钟,存活率减至30%左右
※延迟9-11分钟,存活率降至10%左右
※延误超过12分钟,存活率25-%
√早期除颤提高存活率
√澳大利亚Qantas的经验
√美国航空公司的经验
第二部分中国的心肺复苏培训现状
一、概况
1、1983年引进了心肺复苏术
2、政府部门开始重视急救知识培训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民航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等15个部委办于2001年联合发文“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广泛深入开展救护工作的意见”。 [44号]
※任务和目标
√2004午前,普及率0.5%-1%
√扩大培训范围
√每150-300人1名红十字救护员
√2-3个全国区域的救护培训基地
√规范培训教材、统一师资标准和证件
√现场救护预案
二、各地开始了一些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培训工作
1、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文件
2、开展的培训工作
√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全科岗位培训,院内急救体系建设
√警察、消防队员、航空、火车、轮船、公路、旅游-上岗资格
√出租车司机-要求必须接受急救知识培训,上岗资格
√驾驶员-考取驾照必须接受急救培训
√学校-要求学生掌握急救知识
√工矿企业-逐步开始,外国企业重视
√商业、社区-试行安装紧急救护系统
√农村-个别地区开展了培训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1、对急救知识培训的认识不足,宣传不够,急救知识普及率还很低
o上海急救中心的调查:只有5%的市民接受过心肺复苏初级救生(CPR-BLS)的训练[费国忠: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年第12期第15卷]
o哈尔滨日报和红十字会的调查:被调查者的急救、自救知识几近于零,对付各种突发病症、意外伤害的唯一办法就是拨打“120”求救。[哈尔滨日报,2003年2月18日]
2、缺乏制度化、法制化的要求
3、缺乏职业的急救教育部门和队伍,教师未受过系统的训练,教学方法、教材、训练器材不规范
4、公共场所基本未配备心肺复苏设备(AED)
第三部分 项目计划
一、目的和指导思想
√将心肺复苏培训和其他急救知识培训作为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提升专业人才技术能力,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
二、项目目标
√提升社会各界对心肺复苏培训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开展救护培训同传播人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同职业培训结合起来
√以美国心脏协会(AHA)的《2000年心脏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中文版及其系列丛书为基础,从培训全国医护人员开始,逐步扩展到对民航、武警、公安、交通、宾馆等领域进行心脏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知识宣传、培训
√与有关部门协调,逐步将心肺复苏培训制度化、法制化,把培训与准入、上岗结合起来。从法律上授权接受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开展救护工作-保护“好心人”
√与有关急诊急救医疗机构密切合作,科学地评价心肺复苏成果。提高我国的急诊急救学术水平
三、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得到卫生部批准。卫生部朱庆生副部长要求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的对象“不仅是医务人员,而应包括有关行业的工作人员”。
※审项目主办单位:
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
※项目支持、合作单位(征求意见中):
中国红十字总会、解放军总后卫生部、武警后勤部卫生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健康报社
※项目专家委员会
四、培训基地的建设——三级管理的培训基地体系
◆产培训示范基地:用于BLS和ACLS老师的培训、专业医护人员、公众培训
◆培训基地:省级和地市级,用于BLS老师的培训、专业医护人员ACLS和BLS培训、公众BLS培训
◆培训点:每个县市内根据人口数量和需求设置,用于公众BLS培训
五、培训基地的建设——标准
◆机构设置、技术构成
◆培训空间:教室、实习室、计算机室
◆教学设施:电教设备(音响、影碟机、录像机、电视机、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CPR模型,除颤机,气管插管模型,高级生命支持组合训练模型,静脉穿刺模型,气道管理模型等
◆其他条件:住宿
六、培训基地的建设——建设计划
◆发布基地标准
◆各位卫生行政部门、学会推荐,专家审核
◆签订协议,规定责任和任务等
◆产颁发证书
◆给各培训基地提供统一的培训教案、培训模式、培训管理等
◆对培训基地定期评估
七、培训讲师队伍的建设
◆首席讲师队伍建设
※首席讲师的推荐及其标准
※首席讲师的培训
◆ACLS和BLS讲师队伍的建设
◆对讲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要定期进行评估
八、教材
※美国心脏学会《2000年心脏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 及其系列丛书
※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获得了美国心脏学会独家授权,负责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AHA的所有专业书籍及开展相关培训项目。
※中文版2000指南已出版发行,其他书籍将陆续组织翻译、出版,包括BLS、ACLS等培训的教师用书、相关培训软件等
九、培训的方式和内容
◆根据2000指南的指导原则,尽可能采取简便易行的先进方法
◆严格按照2000指南规定的内容进行培训
◆培训要包括心理素质、自信心、责任心的培训
◆经常复习、演练和轮训
十、培训的扩展
◆急救中心、医院内部建设和急救医疗体系建设
※急救医疗服务系统、调度系统和急诊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训练和技术水平(例如除颤、气管插管、静脉穿刺)、设备配置(AED),通讯技术(心电图在到达医院前的传送)、药物配备、管理以及救援人员与人口比等,整个急救、急诊系统之间的协调和相互适应。
※组织专题培训
十一、建立市场监督机制,保护知识产权
BOU/CPR490高级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
该产品功能进行全面升级,突出CPR训练操作的铺助功能,以及可自行设定各项数值,更加符合临床和教学练习CPR操作要求。
执行标准: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功能特点:
■ 模拟人解剖特征明显,手感真实,肤色统一,形态逼真,外形美观。
■ 模拟生命体征:
• 初始状态时,模拟人瞳孔散大,颈动脉无搏动。
• 按压过程中,模拟人颈动脉被动搏动,搏动频率与按压频率一致。
• 抢救成功后,模拟人瞳孔恢复正常,颈动脉自主搏动。
• 瞳孔缩放和颈动脉搏动由开关可开启和关闭。
■ 可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可进行标准气道开放,气道指示灯变亮。
■ 三种操作方式:可进行CPR训练、模式考核和实战考核。
• 方式一:CPR训练,可进行按压和吹气训练。
• 方式二:模式考核,在设定的时间内,根据2010国际心肺复苏标准,正确按压和吹气数30:2的比例,完成5个循环操作。
• 方式三:实战考核,老师可自行设定操作时间范围、操作标准、循环次数、操作频率、按压和吹气的比例。
控制器显示屏功能:
■ 电子监测:电子指示灯显示监测气道开放和按压部位。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正确次数计数和错误次数计数。
■ 语音提示:训练和考核中全程中文语音提示,可开启和关闭语音,调节音量。
■ 条形码显示吹气量:正确的吹气量为500~600ml-1000ml:
• 吹气量过少时,条形码为黄色。
• 吹气量合适时,条形码为绿色。
• 吹气量过大时,条形码为红色。
• 吹入的潮气量过快或超大,造成气体进入胃部指示灯显示;数码计数显示;错误语言提示;
■ 条形码显示按压深度,正确的按压深度5-6cm:
• 按压深度过少时,条形码为黄色。
• 按压深度合适时,条形码为绿色。
• 按压深度过大时,条形码为红色。
■ 可自行设定操作时间,以秒为单位。
■ 操作频率:2010标准为至少100次/分,也可自行设定数值。
■ 电源状态:采用220V电源,经过稳压器稳压后输出电源12V。(可选加装锂电池,适用于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直接使用。)
打印机功能:
■ 操作结束后打印操作过程。
■ 成绩单内容涵盖操作方式、意识判断、急救呼吸、脉搏检查、检查呼吸、清除异物、操作频率、按压与吹气比例、循环次数、每个循环操作中按压和吹气的次数、按压正确/错误次数、按压错误的原因和次数、吹气正确/错误的原因和次数、吹气错误的原因、设定时间、操作时间和考核评定。
■ 面皮肤、颈皮肤、胸皮肤、头发,采用进口热塑弹性体混合胶材料,由不锈钢模具、经注塑机高温注压而成,具有解剖标志准确、手感真实、肤色统一、形态逼真、外形美观、经久耐用、消毒清洗不变形,拆装更换方便等特点,其材料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标准套配置:
■ 高级复苏全身人体模型一具;
■ 高级显示控制器一台;
■ 豪华手拉推式人体硬塑箱一只;
■ 复苏操作垫一条;
■ 电源适配器一根;
■ 数据线一根;
■ 屏障面膜(50张/盒)一盒 ;
■ 可换肺囊装置四套;
■ 可换面皮一只;
■ 热敏打印纸二卷;
■ 2015国际最新操作指南光盘1盘;
■ 急救手册 1 本;
■ 使用说明书一本;
■ 保修卡、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