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友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医学模型,心肺复苏模拟人

服务与支持

产品中心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服务与支持 > 医学知识
医学知识

针刺麻醉的研究

针刺麻醉手术创始于五十年代末,最初的报道是用针刺镇痛代替药物麻醉成功摘除13例扁桃体手术。
1959年底,全国12种公开发行的医学杂志报道了30篇针刺麻醉手术的文章。针麻手术涉及临床各科90余种病症,初创阶段(1959年8月~1966年2月)开展针麻手术的城市主要有上海、北京、西安等14个城市,涉及到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颈部、胸外科、腹部外科、妇产科、骨科等。
在经历了初创期之后,由1967年进入了发展时期,持续到1979年到1972年,针麻手术已达到60余万例。针麻临床取得了新进展,如将针刺麻醉手术用于休克、危重病人手术方面。针刺麻醉下为三联症病人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30例,充分发挥了针刺对生理功能紊乱的调整作用。
第二阶段为巩固阶段,从1980年以来,在对过去的针麻手术病例的认真细致的总结基础上,为了解决针刺麻醉手术的针刺镇痛不全的缺点,1980年创用了针药复合麻醉方法,即以针刺镇痛为主,再辅以小剂量药物进行手术,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1982年1月-1987年,计有8种针麻手术通过部级科研成果鉴定,进入常规麻醉手术行列。
已通过鉴定的针麻手术有:前颅窝手术、颈椎前路手术、甲状腺手术、拨牙术、剖腹产手术、肺切除手术、腹式输卵管结扎术、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各种针麻手术中使用的穴位数已大为精减。如切除术,过去要选刺40几个穴位,现在发展到只选用一穴即三阳络透郗门,效果比用多经穴还好P<0.01。
通过2120例督脉针麻进行腹部手术的研究,发现神道、至阳、脊中三穴可以分别克服上、中、下腹部针麻手术的疼痛与牵拉反应,进一步提高了针麻效果。

中医针灸模型介绍;

青铜色的模型非常详细地标明了14条主要经络线,身体右侧是361个经穴和48个经外穴以及骨度线,即用“寸”来方便地测量针灸点之间的距离。身体左侧是皮下组织,显示神经系统分布、动静脉、血管和肌肉构造,还标明了在主要经络线上没有标明的手足部的经外穴。适用于中医教学、针灸和推拿等。用玻璃钢制成。尺寸:178CM高。

材质:玻璃钢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05/29  【打印此页】  【关闭